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+冰雹,给“高烧了”好久的申城退了些许热度。新民晚报“中医的夏天”系列也迎来了“大结局”。这次,记者把目光从医院移到了家中——如今,艾灸已经成为不少现代人青睐的养生方式。线上购买,在家操作,乍一听,的确方便;可小小艾灸,讲究不少。
在家艾灸,安全无疑要放在第一位。上海岳阳医院针灸科周丽芳医生指出,艾条不要离皮肤太近,以感觉温热舒适、没有灼痛感为宜。这个距离一般在3-5厘米,并根据自己的感觉随时调整。
经常有患者询问,艾灸是否越烫越好。其实不然,有“灸感”(温热感渗透到皮肤深处)才是有效的标志;对于老人、小孩或皮肤感觉迟钝的人,家人要帮忙用手试温。
周丽芳说,可以使用艾灸盒,但一定要选择有多层防护网的,并且要隔着一层棉布或毛巾使用,避免网具过热直接接触皮肤,“务必要记得的是,艾灸时艾灰要及时弹掉,防止掉落烫伤。”
夏天还有个“尾巴”,今年有不少人来问询,空调吹久了容易出现脖子发紧、肩膀酸痛、怕冷,甚至感冒的症状,这时用艾灸有效果吗?周丽芳表示,艾灸的温热之力正是应对这种情况最好的“解药”,可以起到祛风散寒的作用。
她说,在刚出现症状的时候,市民就可以在家重点灸三个穴位——
一是大椎穴,刺激大椎可以振奋阳气,祛除风寒,它的位置也很好找,低头,脖子后面正中最突出的骨头下方凹陷处就是;
二是风门穴,艾灸这个穴位可以将风寒之气驱逐出去,这个穴位的位置在大椎穴往下推两个椎骨,左右旁开两指宽的位置;
三是神阙穴,就位于肚脐眼的位置,受风后如果出现腹泻,大便不成形可以灸这里,温化寒气。
“艾灸时请专心网络在线股票配资,不要一边艾灸一边睡觉或者做别的事,以防意外。”周丽芳提醒,“一般每个穴位灸15-20分钟为宜。”
恒运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